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再加上气候干燥以及雾霾天气等影响,慢阻肺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都会明显增多。慢阻肺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增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常见慢性疾病。
一般来说,慢阻肺冬天容易发作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冬季也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高发期。虽然慢阻肺治疗一直在进步,但冬季容易加重这一特点始终未有改变。
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的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但目前慢阻肺疾病控制的情况并不理想,仅35%的患者病情控制稳定。
当气温降低的时候,人就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发烧咳嗽,病毒感染后,免疫力下降,细菌又乘虚而入。COPD患者一旦感染,就意味着急性加重的发生,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加重,甚至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明显低下,一次普通感冒都可能使病情雪上加霜。因此,在冬季,慢阻肺患者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避免急性发作。
当患者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痰由黏液性变为黄痰,气短的症状加重时,往往提示病情稳定期突然转变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需要坚持长期规范治疗,使用制氧机应遵循专业医务人员的氧疗处方,及时复诊,并加强康复锻炼,一旦出现急性加重症状,更需及早进行就医治疗。
慢阻肺的危险性在于,疾病进展比较隐秘,常不为人察觉,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误诊。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慢阻肺人群没有病情症状,但是他们已经出现了肺部的功能性改变,甚至结构破坏,且病情一直在不断加剧。当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已属于中晚期,肺通气功能已损害了50%以上,而中晚期慢阻肺发生感染后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30%。
慢阻肺治疗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呼吸功能锻炼就很有必要了,患者可通过做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等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慢阻肺大部分难以除根,但只要好好保养,杜绝或者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防止病情加重,便可延长生命。尤其是冬天,不加重就是抗击疾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