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教授丨新冠肺炎期间,慢阻肺患者在家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今天,我们带着慢阻肺(COPD)患者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以远程的方式采访了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共同探讨了COPD患者在非常时期急性加重的预防和对策,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以及康复锻炼等注意事项。


QQ图片20200225153050.png


Q1:我们从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总结分析的全国31个省共552家医院1099例确诊患者数据研究的预印版中看到 [1],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中,25.2% 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潜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合并COPD的比例为1.1%,重症病例合并COPD的比例为3.5%。作为一种老年的慢性基础合并疾病,这是否说明COPD患者在这个时期需要做好特别的防护?


陈荣昌 教授:从防护角度来说,我们建议所有人都做好防护,COPD患者也是一样的。避免去人员集中的地方,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防疫工作。详细内容,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最新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



Q2:COPD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加重就不可避免需要及时入院治疗。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在家中进行康复治疗的COPD患者较为担心的急性加重问题,您是否有好的预防建议和忠告?


陈荣昌 教授:需要照顾到两方面,**,不能因为一点点异常就跑医院;第二,也不能因为非常时期,需要隔离,就绝对不去医院而耽误了急性加重的治疗。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网络平台,有些也有专家在线会诊,可以帮助患者做出初步的判断,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患者如何应对急性加重。



Q3:由于COPD急性加重症状也伴有呼吸频率加快等,这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部分相似,二者如何做区分呢?


陈荣昌 教授:这需要综合判断。首先,要判断是否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或去过有疫情的地区,是否有参加人多的聚会,周边或参加过聚会的人里面是否有“肺炎或发热咳嗽的病人”。如果一直在家中待着并没有接触过上述的人,患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常都有发热。每年1-3月份也是COPD患者容易发生急性加重的季节。根据上述的情况做初步的鉴别,多数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区分和鉴别的。如果鉴别有可能,可以取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做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



飞利浦伟康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截取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分类的相关内容如下[3]:

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普通型:发热、呼吸道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重型:符合以下任何一条:

呼吸窘迫,RR≥30次/分;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

危重型:符合以下任何一条:

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

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Q4:对于使用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患者,在使用时长,清洁消毒方面都有哪些特别的注意事项?


陈荣昌 教授:呼吸机的使用还是按照平时医生建议的戴机时间,注意呼吸机进气口的过滤网的清洗或更换。但是,如果发现对呼吸机使用的依赖性增大,不用就会有呼吸困难加重或有其他不适,而且这种情况超过两天,那么,可能是在提示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这个时候要及时去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就诊。


现在比较先进的家庭用无创呼吸机具有远程数据监测功能。和大家分享2018年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PD》杂志的一项前瞻性研究[4] :长期接受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稳定期,患者接受常规呼吸检查;另一组为重症AECOPD住院病人。通过无创呼吸机内置的数据记录中下载病人入院前10天内的数据并分析发现,急性加重组在入院前10天的呼吸频率显著增高(从平时的16.3±0.5增加到18.2±0.5 次/分钟,P=0.034);而且每天使用的时间也显著增加。出现这种情况后2天,病人就需要住院了。


现在我们正在做的“肺管家”的项目,就是希望为需要家庭长期使用无创呼吸机的COPD患者提供在家的呼吸机管理和专业医务人员咨询服务。其目的是希望提高家庭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效果。


Q5:我们知道对抗传染性疾病,也需要通过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COPD患者如何在家进行肺康复锻炼以便有效提升免疫力?


陈荣昌 教授:只有长期规律的锻炼才能提高免疫力,康复训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常最短需要三个星期才可看到成效。所以持续性是很重要的,哪怕是呼吸困难影响到锻炼,也建议戴着呼吸机坚持完成适当的康复训练。



来源:飞利浦伟康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