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就像是一颗钉子一样,埋在患者的身体里,没有办法拔除,这对患者的身、心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损害。早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日夜温差大,稍不注意保暖就会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而每一次慢阻肺急性加重发作后,患者的肺功能大多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的风险。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慢阻肺患者更是高危人群。所以春季,我们更要做好慢阻肺的预防。
从气候角度看慢阻肺急性发作
初春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北方有 “倒春寒”的说法,天气变化忽冷忽热,非常容易患上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使体表血管收缩,不仅会降低人体的屏障功能,还会让人体无法对吸入的冷空气起到加热作用,使呼吸道粘膜受到寒冷刺激,从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这个时候慢阻肺患者会更容易遭到感染。
同时,临床认为,感冒是慢阻肺发病的重要诱因。
初春慢阻肺患者如何做好防护?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防”很重要,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工作。谚语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对于受冷易发作的慢阻肺患者来说,春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不要过早脱下冬装,一旦气温下降还应及时增添衣服。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长期居家不动会导致体力下降,对慢阻肺患者来说也不利于康复。患者可以通过在屋内来回走路的方式活动身体,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增强体质,避免病情再次发作。
如何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
治疗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减少发作,这需要患者在慢阻肺早期阶段或在病情稳定期坚持进行积极治疗,这包括长期并且规则用药、做呼吸操和坚持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
另外,专家建议慢阻肺患者初春要多吃一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蔬菜水果等,少吃刺激性强的食品。做好屋内通风,并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抗击新冠疫情,BMC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