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保护通气策略减少器械性死腔的影响

COVID-19 重症患者会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予以有创机械通气,对这类患者设置参数时,推荐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小潮气量(6-8ml/kg理想体重)和低水平气道平台压力(≤30cmH2O),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而使用小潮气量通气有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的可能,降低死腔是能够有效地降低 PaCO2 的方法。除了患者本身的生理死腔,在予以患者机械通气时,还需要考虑器械性死腔。我们今天跟大家回顾一些研究:关于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时减少器械性死腔对 PaCO2 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Apparatus Dead Space on PaCO2 in Patients Receiving 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

Carl R Hinkson RRT, Michael S Benson RRT,   Lauri M Stephens RRT and Steven Deem MD

Respiratory Care October 2006 Vol 51 No 10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肺损伤时,采用小潮气量 (4-6ml/kg 理想体重)的肺保护通气策略与传统潮气量相比,降低死亡率。标准使用小潮气量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而产生新的担忧,如何正确的设置呼吸管路,特别是关于器械性死腔方面。我们假定,对于接受肺保护通气的患者,从呼吸管路中减掉所有器械性死腔可以降低 PaCO2,从而降低分钟通气量。


方法:所有患者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的欧美共识标准,接受肺保护通气策略,>18周岁,血流动力学稳定。我们随机顺序测试 3 种不同呼吸管路设置,每次15分钟:(1)标准HME 带 15cm 软管,(2)仅用 15cm 软管,(3)不使用 HME 以及软管。在整个研究中,维持恒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呼气末正压和吸入氧浓度,并持续测量呼出 CO2。生理学死腔通过 Bohr 公式 Enghoff 修订版计算。


结果:共研究 7 例患者。从管路中取出 HME 明显降低 VD/VT(约 6%)和 PaCO2(约 5mmHg)。而从呼吸管路上将 HME 和软管都取下时,VD/VT 会额外再降低 5% ,PaCO2 会额外再减少 6mmHg。在这两种管路设置变化下,分钟通气量会从平均 11.51L/min 降到 10.35L/min,pH 从 7.30 增加至 7.38,二氧化碳产生没有明显改变。


结论:对于接受小潮气量通气的患者,从呼吸管路取下所有的器械性死腔,能够降低   PaCO2 ,增加 pH,分钟通气量更低。这些信息有助于帮助知道对于接受肺保护通气策略患者进行呼吸管路设置。


原文链接:

rc.rcjournal.com/content/respcare/51/10/1140.full.pdf


我们从这篇文章中,清晰了解到对于 ARDS 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时,器械性死腔对小潮气量的影响是巨大的。


微信图片_20200315094047.jpg


2017年,《ARDS 五十年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体交换》是对ARDS 气体交换的生理学综述,文中有超过30次提到“死腔”,作者特别强调通过使用加温湿化器替代人工鼻,是一种能够降低器械性死腔的最简单治疗手段,而且不会有不良影响。明确指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器械性死腔会影响总VD/VT”,还指出:“对于ARDS 行小潮气量通气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加温湿化器替代人工鼻从而减少器械性死腔而降低PaCO2”。


来源:费雪派克医疗
写下您的评论吧